这个夏天,著名作家马伯庸又一次热度飙升,这不仅源于其作品《长安的荔枝》话剧版、电视剧版、电影版集中官宣、陆续“上档”,也源于他备受瞩目的“见微”系列小说的第三部《桃花源没事儿》终于面世,于近日和读者见面。《桃花源没事儿》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,记者6月3日从出版方采访获悉,在这部新作中,马伯庸再次让古今“相遇”。
《桃花源没事儿》是马伯庸“见微”历史短小说系列的第三部作品。该系列前两部作品《长安的荔枝》《太白金星有点烦》在豆瓣网均分高达8.75分,因为将历史投射现实职场的内容,被许多读者调侃为“打工人‘嘴替’文学天花板”。
据悉,《桃花源没事儿》延续了“见微”系列风格,但又与马伯庸以往的历史小说有所不同,在多种叙事中融合了更多奇幻、悬疑和职场喜剧元素。出版方相关负责人介绍,书中桃花源并非人类躲避乱世的仙境,而可谓充满烟火气的小妖怪们的世外桃源,主人公是桃花源的小道士玄穹,就像当今时代里,许多被困在算法里的普通人——他总是遭遇步步关卡,遇到种种麻烦。
《桃花源没事儿》无声诉说着玄穹与小妖怪们的烦恼、欲望与温情,给了这个故事关于救赎的情感内核:远离英雄因果,琐碎的生活亦是史诗。玄穹看似冷漠刻薄、精致利己,却比任何人都真诚坦荡,他爱这世界,小人物也有自己与不公平的世界和解的方式:这是这本书最温暖的内核。
从《风起陇西》,到《长安十二时辰》,马伯庸擅长逻辑缜密的宏大叙事,但在《桃花源没事儿》中,读者也能比较轻易地看到他从历史叙事转向人间烟火的全新探索。
若单纯以动笔时间和停笔时间来衡量的话,马伯庸表示,《桃花源没事儿》是自己写得时间最长的一本书。他在书籍后记中表示,这个故事萌生于2013年,灵感来自遛弯时在小区门口遇到的片儿警老刘,给自己讲的一件有趣小事。这件小事,在马伯庸后来看到了汪曾祺改写的《聊斋志异》和古龙的《七杀手》后,慢慢长出了枝丫,最终在12年后完成,与广大读者见面。“因为它的创作时间实在太长了,以至有意无意中,也保留了我这十多年来心境变化的痕迹。”马伯庸说。